中國橋——五年內新建九萬座橋梁
一橋飛架南北,天塹變通途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一座座技術先進、姿態各異的橋梁建成通車,跨越江河湖海,聯通深溝峽谷,使交通節點的連接更加緊密,極大地方便了周邊居民的出行生活,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鋪通了坦途,彰顯了我國綜合國力和科技進步。
全球大跨度橋梁,我國占比超50%——“最長、最高、最大”不斷被刷新。
7月初,隨著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——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,這座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、投資最多、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主體工程終于全線貫通。預計到今年底,它將建成通車,屆時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。
集橋、島、隧道于一體,全長55公里——作為連接香港、珠海、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,港珠澳大橋被譽為交通工程的“珠穆朗瑪峰”,被外媒稱為“新世界七大奇跡”之一。
視線轉向內陸,成就同樣顯著。北盤江大橋,橋面距谷底達到了565米,相當于200層樓高,是世界第一高橋;四川干海子特大橋,世界第一座全鋼管混凝土桁架梁橋,最高鋼管格構橋墩達117米;鸚鵡洲長江大橋,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懸索橋;湘西矮寨特大懸索橋,創4項世界第一……近5年來,全球超過一半的大跨度橋梁都出現在中國,“最長、最高、最大、最快”這樣的紀錄,不斷被寫進世界橋梁史,讓“中國橋”成為展示中國形象的新品牌。
交通運輸部向記者提供了一組令人自豪的數字:目前,世界上已建成的跨度超400米的斜拉橋、懸索橋分別有114座、109座,我國就分別擁有59座、34座;全球在建及擬建的主跨400米以上的斜拉橋、懸索橋分別為49座、37座,我國就分別占據了39座、29座。
放眼未來,世界跨度最大的公路鐵路兩用大橋——滬通長江大橋,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——虎門二橋等也將于2019年通車。
世界最高十座大橋,我國擁有8座——不斷突破世界性技術難題
“縱觀世界橋梁建設史,上世紀70年代以前要看歐美,90年代看日本,而到了21世紀,則要看中國。”在世界橋梁建筑領域,這已是大家公認的觀點。
2013年7月,嘉紹大橋正式建成通車。這座大橋一舉攻克了多塔斜拉橋結構體系、剛性鉸新型裝置、鋼箱梁檢查設備關鍵技術難題,項目成果獲得了2016年國際橋梁大會古斯塔夫·林德撒爾獎、2016年國際道路聯合會全球道路設計成就獎,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認可。5年來,這樣突破世界性技術難題的中國橋梁還有很多。
2013年建成的泰州長江公路大橋,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多塔連跨懸索橋的千米級突破,為建設跨越寬闊江海水域的橋梁提供了新的方案。
2016年,馬鞍山長江大橋獲得第三十三屆國際橋梁大會最高獎——喬治·理查德森獎,此前,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、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等多座橋梁先后斬獲大獎。
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副主席、同濟大學教授葛耀君表示,我國正從橋梁建設大國走向橋梁建設強國,未來5到10年中,我國橋梁技術和橋梁建造水平還將有更新更大的突破。
公路橋梁,我國共有80.5萬座——為區域發展打通瓶頸
2016年12月29日上午,隨著一輛輛汽車駛上橋面,北盤江大橋正式通車,這也使得杭瑞高速貴州段實現了全面貫通。至此,云貴兩省又增加一條高速通道,云南宣威到貴州六盤水的車程由過去4小時縮短至1小時,黔川滇三省交界區域也得以快速融入全國高速公路網,從而步入發展快車道。
跨越江河湖海,聯通深溝峽谷。5年來,一座座橋梁的建成,使一個個交通節點的連接更加緊密,也為不少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打通了瓶頸、鋪平了坦途。
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,中國橋梁建設企業也在近年來更加積極地走出去,到世界舞臺一展身手。2014年底,由中國交建承建的澤蒙—博爾察大橋建成通車,結束了近70年來貝爾格萊德市多瑙河上僅有一座大橋的歷史。這座中國在歐洲修建的第一座大橋,被當地官員形容為“塞爾維亞近幾十年來最好的基礎設施項目”,更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作“中國橋”。馬來西亞檳城二橋、巴拿馬運河三橋、新奧克蘭海灣橋……放眼五洲四海,近年來中國建設者主持或參加建設了一個個國際知名橋梁工程,贏得了全球同行的廣泛贊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