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:修復閩安歷史文化名村
斑駁的城墻式崗亭,古色古香的建筑群,體現了古鎮濃厚的歷史氣息……9月底,福州馬尾閩安歷史文化名村(一期)正式對外開放,這座千年古鎮以嶄新的面貌再次亮相,令人耳目一新。
閩安歷史文化名村一期工程造價約1億元。建設項目分為閩安樓、文化創意樓、右營公園停車場、玉門亭南側地塊、三寶池北側地塊、水師博物館、草尾街等12個子項目,形成一環五點的游線。即104國道、草尾街、橋頭街、城市街、閩安樓節點、游客中心節點、水師館節點、三寶池節點、協臺衙門節點等。
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、馬尾區區長陳曾勇表示,福建有著悠久的歷史。唐朝后,他被稱為福建省的第一個門戶城鎮,作為防御福州的軍事堡壘和海關港口的重要城鎮。
近年來,福州馬尾區黨委、區政府依托福建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歷史資源,將福建安建設成具有深厚歷史文化氛圍的休閑旅游度假村,實現文化保護與經濟利益的和諧統一。福建歷史文化名村(一期)的開放,必將促進船舶管理文化和海絲文化的更好傳承和發展。陳曾勇說。
福州馬尾房地產開發公司張慶勇說:閩安樓的設計師是鎮海樓的設計師,經驗豐富。閩安樓的設計理念以軍事文化為主,體現了軍事、海絲、商貿三要素。此外,在建設過程中,我們還注重恢復古鎮的歷史原貌,如三寶池原地建設、閩安樓樓高按歷史書記載的6米樓高建設,城墻按閩安古城墻原貌的三順一丁建設。不僅如此,連接閩安樓與文化創意樓的橋梁是閩安標志性建筑迷你版之一——截龍橋。從橋的整體結構到橋上的獅子造型,都是以大龍橋為模板,突出了閩安的特點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文化創意大樓前的兩個炮臺特別引人注目。據張慶勇介紹,這兩個炮臺是水門道炮臺,最初展示在亭江炮臺公園。在初步調查過程中,工作人員發現這兩個炮臺在當時的文化創意大樓前,所以他們從亭江炮臺公園搬回了這里,最大限度地恢復了原來的外觀。
福州馬尾區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:閩安歷史文化名村(一期)正式開放,將船政格致園、羅星塔、炮臺公園等馬尾船政文化景點串聯起來,對促進馬尾旅游的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。(文字/中新網福州)